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指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接觸了過敏原之后,發生在鼻粘膜的免疫性疾病,典型癥狀包括鼻塞、鼻癢、連續噴嚏、大量流涕。過敏性鼻炎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患者日常生活常會受其影響。若未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還可能出現哮喘,鼻竇炎,鼻息肉,結膜炎等并發癥。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患者認為過敏性鼻炎是“小病”,甚至部分飽受此病折磨的患者,因沒有得到正確有效的治療,故斷言“過敏性鼻炎無法治療”。實際上過敏性鼻炎并非藥石無醫,其關鍵在于規范化治療,經過與過敏性鼻炎多年博弈,山東省耳鼻喉醫院鼻外科團隊將其治療方式歸為四類。
一、避免接觸過敏原
引發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種類較多,包括花粉、粉塵、動物的皮毛以及螨蟲等。理論上講,只要不接觸過敏原,便不會引發過敏性鼻炎。然而日常生活中,花粉、粉塵、螨蟲等細小的過敏原幾乎無處不在,患者無法完全隔絕過敏原,因而患者可以通過戴口罩部分隔絕過敏原,也可以暫時性離開過敏地區。
二、藥物對癥治療
藥物治療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療方式,抗組胺藥和鼻用激素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兩種常用藥,能緩解癥狀,但無法達到治愈目的。其中抗組胺藥一般不宜長期口服,僅用作發作初期的治療及控制組胺相關癥狀;而鼻用糖皮質激素對鼻塞、鼻癢、連續噴嚏、大量流涕四大癥狀均有顯著的改善,尤其是緩解鼻塞方面,較抗組胺藥有更好的效果,且可用作預防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此外鼻用激素憑借其使用方便、療效確切、副作用小、價格便宜、可長時間使用等優點,已在2001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過敏性鼻炎治療的******用藥。
三、脫敏治療
脫敏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適用于全部過敏患者,目前在國內僅能對螨蟲和艾蒿過敏的患者開展脫敏治療。因此進行脫敏治療前,患者需先進行過敏原點刺試驗或抽血化驗檢查,明確過敏原。如果是對螨蟲或艾蒿過敏,則可進行脫敏治療。一般經過2-3年的持續舌下含化或皮下注射標準化的脫敏疫苗,即可達到脫敏的目的。
四、外科手術治療
翼管神經切斷術是通過切斷鼻腔內翼管神經而有效解決嚴重過敏性鼻炎患者癥狀的手術方式之一。此類手術在國內開展多年,主要適用于嚴重性過敏性鼻炎患者、無法進行脫敏治療或脫敏治療無效的患者、血管運動性鼻炎患者。相關文獻報道稱,過敏性鼻炎伴發過敏性哮喘患者經過翼管神經切斷術治療后,過敏性鼻炎癥狀得到治療的同時,其哮喘癥狀也有所緩解。
千人千癥,同病異治。即便同是患有過敏性鼻炎,每個患者的過敏原及過敏程度不同,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出現過敏性鼻炎癥狀的患者應盡早到正規醫院接受規范化治療,避免引起更為嚴重的并發癥。
來源醫藥網